close

前幾天在 ptt 托福版上發了篇心得文。順便貼來網誌留個紀念。

--------

2009/12/20 在公館地球村 A 考場考的。考場有洗手間和置物櫃,試務人員也很熱心。中途也不會把紙(三張A4)收走。報到之後到開始考試前有很長的時間可以自由運用。座位很大,環境也算舒適,基本上算是很優的考場。

出分結果:R29 L30 S27(GGF) W22(FG) Total:108

因為有人來信詢問,所以決定把口說準備的方式 po 上來給大家參考。但我的經驗不適用於想短期衝高托福成績的人,最好要有半年以上的準備時間比較看得出效果。比較適合目標長期累積英文實力的應考者。

首先先簡述一下學英文的經歷。美國出生但兩歲就回台灣,小學三年級有再去美國當小留學生半年,再來就是高中畢業暑假去遊學一個月。學測英文 15 級,指考英文 91分,高三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真正在美國學英文的時間不到一年,主要都還是在台灣的學習環境。但由於家裡有心栽培英文能力,從學齡前就開始聽兒美廣播教學,小五開始聽空英,到國三之前一週有一次外籍英文家教。但升高中之後就因為學業和當時對英文和文法的排拒沒有勤加進修,畢業後就沒有真正有規劃的唸過英文(可以說完全在吃老本)。大學之後更是無心念英文,只有因為興趣的關係看了很多美國的實境節目和影集。決定要考托福是因為想考的國內研究所是英語授課而需要英文檢定成績,大約八月底決定報名年底托福考試。

很幸運的不像大部分板眾有目標分數的壓力,因此考前幾乎完全沒有準備 R 和 L。只有買 Barron's 的書做過兩次模考的 R 和 L 的部份。寫作也完全沒有準備(當然也就完全反應在成績上,整合寫作成績相當慘烈)。唯一有勤著準備的就只有口說了。口說也是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部份。

我準備口說的方式是定期參與英文讀書會。九月份開始我在 studygroup 版上找了一個讀書會。讀書會包涵我只有兩個人,一週兩次,一次一個半小時,輪流討論電影和時事,因此每週至少會有一次當 host 的壓力。然而運氣很好的,我的讀書會夥伴的未來志趣與我相符,因此我們在電影和時事的討論大多偏向社會議題分析的範疇,一次討論通常會有四到六個題目。我們的讀書會到目前都還在持續運作中。由於成員少,時間彈性和效率都比較高,也剛好我碰到了很有學習毅力的好 member。

現在回想,電影時事討論的方式,除了寫作之外在聽說讀三方面都有充足的練習。舉第一週討論的 "Hotel Rwanda" 當例子。看電影的時候配合英文字幕練習聽力,為了要想討論問題而去 google Rwanda genocide 相關的文章閱讀,討論的時候同時思考。尤其我們都很愛突然拋出一些事前沒想到的主題臨場思考討論。從種族屠殺討論到媒體對閱聽人認知的影響,再討論到仇恨的形成。一次讀書會要做的功課完完整整的練習到了聽說讀和小部份的寫作(host 要出問題)。與其分項練習 RLWS,我偏好整個英語情境的轉換練習。在九月組讀書會之前我有試著做過一題托福口說,在讀秒的壓力下腦袋一片空白,連話都講不好。但到讀書會後期,我已經練習到可以就一個臨時丟出來的主題侃侃而談了。

我認為面對托福口說,如果有一定的語文字彙能力,練習讓自己用英文情境思考,就長遠的英文能力來說會比單純背模板或同樣答案代換來的有幫助。但我也不否認,背模板在臨時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真的幫助很大。:P

至於口音腔調的問題,小時候媽媽除了每天逼我聽英文廣播節目之外,由於當時沒有網路的廣播,她會用錄音帶把廣播錄下來要求我每天聽三遍。第一遍就是一邊讀雜誌內容一邊聽,第二遍則是每一句都要按暫停跟著念一遍,第三遍就可以不看雜誌的聽廣播內容。因此在那半年的小留學生經歷之前,我的英文口說就已經接近標準的美國腔了。當然如果能在跟讀之餘還把自己念得部份錄下來比較差異應該也是很有用的。

我不是 native speaker,現在的英文程度也是小時候的努力學習換來的...或者說都是媽媽逼著念出來的。所以提供我練習口說的方式給各位參考囉!希望多少還是對應考的大家有點幫助。

祝大家都能考到自己想要的分數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cestelle 的頭像
    acestelle

    請讓花的靈魂死在離枝之前

    ac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